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出处: 录入: 上传时间:2014-09-03 13:19:39 点击次数:
生命在线推荐阅读 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别。
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 、引言
在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们都创造了现代物理学的辉煌,然而他们对现代物理学的基本问题却有着自己独特而深刻的见解,由此引起了长期的争论,成为两个最伟大的心灵之间的冲突。
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2008年报道的在欧洲日内瓦原子核中心耗资54亿美元建设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arge Hadron Collider),旨在破解困惑物理学家们已久的种种谜团,如“上帝粒子”与“宇宙黑洞”,其实质还是要理解微观世界的本质,也是检验爱-玻争论的一次重要实验。
实验还没开始,对于实验结果的预报又已引发了在世的两位最著名的科学家,彼得•希格斯和斯蒂芬•霍金,发生口水大战。彼得•希格斯在2008年4月7日表示很快将能证明让宇宙具备质量和使生命成为可能的“力量”的存在性,此神奇力量就是所谓的“上帝粒子”。 霍金曾在一次采访中半开玩笑地说,如果欧洲日内瓦原子核中心进行的实验,没发现它一直想确认的“上帝粒子”的话,会“更令人兴奋”。他说:“实验将证明有些东西是搞错的,我们都必须重新思考。”霍金甚至下100美元赌注,打赌“上帝粒子”并不存在。但他认为,大型强子对撞机将产生比发现“上帝粒子”更加有意义的结果。
2008年9月10日,希格斯在爱丁堡举行的记者会上对霍金的上述言论进行了回击。虽然大型强子对撞机要证明他的理论是正确的至少还需要三年时间,但是希格斯已经准备好一瓶香槟。他说:“如果结果跟我想的不一样,我会非常吃惊和失望。但是我相信我的观点是对的。”
大家知道,佛教哲学是建立在完全的因果律基础之上的,无论是宏观宇宙世界,还是微观粒子世界,无论是物质的器世界,还是有生命的有情世界,无不遵循因果律:“有因必有果,有果必有因”,那么,依据佛教哲学如何来解释量子现象呢?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爱-玻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上,尝试了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2、爱-玻争论简介
1900年普朗克在对关于热物体的辐射热能在各波长上的分布问题进行研究时发现:在某些理想条件下,此能量是按某种特征方式分布的。他证明了:只有假设物体以离散包或离散方式发射电磁辐射,才能对这些特征方式作出说明。他称离散包或离散束为量子。他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有这种不连续性,只是特设被迫接受而已。
1905年,量子假设受到爱因斯坦的支持,他将光束看成是后来被称为光子的离散的粒子流,成功地解释了所谓的光电效应。再加上托马斯•杨早在1801年用其著名的“双缝”实验所证明的光的波动性,光就具有了波-粒二象性。
后来人们发现,波-粒二象性并不局限于光。1913年尼•玻尔提出:原子的电子也是“量子化”的,即量子化的电子可以处于某些固定的能级上而不损失能量。当电子在能级间跳跃时,电磁能以分离的量被释放或吸收。事实上,这些能量包就是光子。
克林顿•戴维孙及其他人的实验工作以及路易斯•德布洛衣的理论工作导致这样一种概念:电子与光子一样既可按波行事,又可按粒子行事,究竟如何则取决于具体的环境。
不久,人们就明白了:不仅电子,而且所有的亚原子粒子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这样,由牛顿表述的传统力学定律,以及麦克斯韦电磁定律,在原子及亚原子粒子的微观世界中似乎失效了。为了说明这种波-粒二象性,到上世纪20年代中期,开始诞生了一个新的力学体系——量子力学。
由于以玻尔为首创的哥本哈根学派为了解释波-粒二象性的量子现象,提出了微观世界不遵守因果律的观点,受到了以爱因斯坦为首的经典物理学家的批判。两位大科学家在世时争论了近四十年,文献比较详细地叙述了他们争论的全过程和双方的主要观点,本文在表1中作了一个简单归纳。后续的物理学家继续在争论,至今还没有定论。这就是著名的爱-玻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最重大的事件之一。
表1 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过程和双方的主要观点(数字编号为阅读顺序)
玻尔
爱因斯坦
(1)由于观察操作引起的扰动不能任意小,我们只能谈论一种“单元事件体”。例如电子从激发态到基态的某一次跃迁,比这更细微的过程我们便无法认识到。因此,对于经典物理学的连续性和严格因果性必须放弃。
(2)爱因斯坦虽然提出了光的波粒二象性,但从根本上他不准备放弃连续性和严格因果性,因为这些正是相对论的基本特征。他坚持相信对于原子过程能够给出连续的机制和直接的原因,而这种原因一旦被得到、被重复,现象即会无一例外地以决定论方式精确地出现。
(3)在玻尔看来,经典物理学和量子理论是不可调和的,虽然它们通过对应原理以渐近的方式联系着。
(4)而爱因斯坦则是一切物理现象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因果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关于因果性的问题也使我很伤脑筋。光的量子吸收和发射是否有朝一日总可以在完全的因果性的意义下去理解呢,还是一定要留下一个统计性的尾巴?我必须承认,在这里我缺乏判决的勇气。无论如何,要放弃完全的因果性,我将是非常、非常难受的……”。“我在空暇时总是从相对论的观点来沉思量子论的问题。我认为理论并不见得非得要放弃连续性不可。但是,迄今我未能把我的宝贝想法具体化,这个想法就是用过分确定条件下的微分方程来理解量子的结构。”
(5)1923年,康普顿效应被发现后,玻尔同爱因斯坦的争论达到了头一次高潮。看来康普顿效应是绝对支持光的粒子说的,为了回答这个挑战,玻尔完全摈弃了爱因斯坦关于辐射的量子结构的观念,而是假设用抽象的几率波来说明实在的电磁波,从而进一步突出了不连续性与统计性的根本性质。
(6)“玻尔关于辐射的意见使我很感兴趣。但是,在有比迄今为止更为有力得多的反对严格的因果性的证据之前,我不想轻易放弃严格的因果性。我不能容忍这样的想法:受到一束光照射的一个电子,会由它自己的自由意志来选择它想要跳开的时刻和方向。如果是那样,我宁可做个补鞋匠或者甚至赌馆里的一名佣人,都比当个物理学家强。不错,我要给量子以明确形式的尝试,一而再、再而三地失败了,但是,我还是不想长远地放弃希望。”
(7)在玻尔提出对应原理和哥本哈根学派提出波函数的几率解释的基础上,1927年海森伯提出“测不准关系”。同年9月,玻尔提出著名的“互补原理”。互补原理认为“微粒和波的概念是互相补充的,同时又是互相矛盾的,它们是运动过程中互补图像。”玻尔特别指出,观察微观现象的特殊性,由于微观客体中最小作用量子h要起重要作用,因此微观客体和测量仪器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不能忽略的。这种相互作用在原则上是不可控制的,是量子现象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这种不可控制的相互作用的数学表示就是测不准关系。由此决定了量子力学的规律只能是几率性的;为了描述微观客体,必须抛弃决定性的因果原理;而量子力学精确地描写了单个粒子体系状态,它是完备的。
(8)波函数不是代表单个电子,而是代表分布在空间中的电子云。 |ψ|2表示在被观察的那一部分空间有电子云的一个粒子存在的几率,而不是表示在所考虑时刻的那一瞬间一个特定的粒子存在于所给地方的几率。因此,量子力学只能给出相对来说是无限多个基元过程的集合的知识,而不能完备地描述某些单个过程。
(9)1930年,爱因斯坦提出了一个“光子箱”的理想实验,试图通过能量和时间可以同时精确测量,由此来驳倒能量与时间的测不准关系。
(10)爱因斯坦的理想实验出乎玻尔的意外,但是,在经过一个不眠之夜的紧张思考之后,玻尔终于找出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他发现爱因斯坦在上述论证中,竟忘记他自己发明的效应:在引力场中,时钟会延缓。结果使爱因斯坦否定测不准关系的光子箱实验,反倒成了论证测不准关系的理想仪器。
(11)从此以后,爱因斯坦承认量子力学的内在体系是自洽的,但他仍坚持认为量子力学不是微观体系的、完备的、最终的描述。
(13)EPR所说“不对体系进行任何干扰”是不确切的。因为在测量过程中虽然没有对子系统Ⅰ施加力学干扰,但由于作用量子的不可分性,微观体系和测量仪器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测量安排是确定一个物理量的必要条件,而对微观体系未来行为所预示的可能类型正是由这些条件所决定的。这样,玻尔提出的量子现象的整体性特征,引起了人们对EPR所默认的定域实在论的怀疑,意味着把世界看做在空间上分离的、独立存在的各部分组成的看法不一定普遍成立,从而促使量子力学的完备性问题得到了系统的研究。
(12)1935年5月,爱因斯坦同两位年轻的美国物理学家波多耳斯基和罗森一起,提出了物理理论体系完备性的判据与著名的以三位作者姓的头一个字母简称的EPR悖论(这一悖论涉及到如何理解微观世界实在的问题),认真地论证了量子力学对物理实在描述的不完备性。EPR在推理过程中默认了以下两个假设:(a)定域性假设;如果测量时两个体系不再相互作用,那么对第一个体系所能做的无论什么事,都不会使第二个体系发生任何实在的变化;(b)有效性假设:量子力学的统计预示已为经验所证实。接着,EPR介绍了物理实在的量子力学描述的一般特征后,认为量子力学不满足上述这些判据,所以是不完备的。
(14)对于这场持续了近40年的争论,特别是EPR悖论的争论,从基本观点来说,谁也没有说服谁。后来,有人想将上述EPR理想实验推进到真实实验,以此来证明孰是孰非。50年代,英国物理学家玻姆在EPR悖论启发下提出了隐参量的量子理论。60年代,又一位英国物理学家约翰•贝尔根据隐参量的量子理论从数学上推导出了一个关于远隔粒子量子关联的定量不等式——贝尔不等式。
由于贝尔的工作,人们才有可能设计真实实验来检验EPR悖论的争论的谁是谁非。从1972年至1982年间,物理学家共完成了12个实验,其中10个实验的结果违反贝尔不等式而与量子力学的预言一致。但是,人们如果引入非决定论的随机性,便可导出贝尔不等式。所以,上述实验只是说明了量子理论是超距关联、非定域的,而没有确定量子理论是决定论的还是非决定论的,也就是说微观世界因果律是否成立还没有盖棺论定,EPR悖论的争论还有待于人们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两位科学巨匠争论的问题,主要不在于量子理论本身的内容与形式,而在于量子理论的解释方面,即关于作为量子理论基本特征的不连续性与统计性的说明方面。争论的本质是哲学的争论,即微观世界到底是否遵守因果律的问题,放弃因果律,本质上等同于承认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不可知的,而经典物理学家因为深信物质世界是可知的,才做出不断探索的努力。
3 、佛教哲学中的世界观
佛教哲学创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而不着重于一般哲学所强调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佛教哲学认为,烦恼与痛苦的根源是“无明”和“我执”,“无明”就是看世界的方法不对,“我执”就是把“无常”的世界当成“常有”,从而产生执着,由此带来种种的烦恼与痛苦。要彻底解除人类的痛苦和烦恼,必须破除“无明”和“我执”。因此,佛教典籍中介绍了大量的实践方法来破除“无明”和“我执”。
为了破除无明,让人们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在佛教哲学的一些典籍中也能找到一些关于世界的描述。但佛陀叙述世界的目的不是像我们今天搞科学研究的人那样,单纯地为了探索世界,而是为了劝人向善。因此,他为了使不同根器的人能够接受,有时采用了不同的比喻说法,这给后人的理解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大原则上还是相同的。本节所归纳的概述主要来自济群法师的论著和作者本人的理解。
对于宇宙间众生发生的次第(先后),佛教哲学中有一些描述。如《华严经》:“世界之初先成虚空,次成无色界,再成色界,再次成欲界。”佛教常讲“空”,但此“空”并不是“虚空”,佛教的“空”是指“如来藏”或“自性”,是一种“绝对的境界”,而“虚空”是“因色而有”的相对境界,佛教认为世界、众生皆源于宇宙之本体(即自性),虚空亦不例外,由自性起“无明”(即微小的执著)然后就先有“虚空”(因分别而有),然后再生出结构简单(也就是执著很小,业力很轻的)的无色界众生,这些众生没有颜色或物质,只有“意念”(也就是由“识”形成的生命),我们人类若禅定修得很好,到达“空定”,死后就可能生到这种天界。
执著稍深一点就有色界众生出现,这些众生只有色相,但没有淫、食二欲,在人间修禅定到四禅天以下,死后会生到色界诸天。执著、业力再大的众生就出生在欲界,欲界天的众生有食欲、淫欲与睡眠,此界有精神境界的欲界六天,有物质界与神识合一的“人”与“畜生”,亦有很苦的“饿鬼”与“地狱”道众生。这些不同境界的众生是因为“心的状态不同”而产生的。
根据这一说法,我们可以归纳出佛教哲学的宇宙本质是空(自性),即无论是外境还是内心,只要我们不去观察,它们就会存在。一旦用心去观察,就会一无所获。这是物质世界原本具有的自然规律,是它的本质。由空而生出虚空(即“有”),物质与意识是“空或有”的两种属性,不可分割,即有物质就必然有意识,两者不能区分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
因此,它认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两种极端的看法。哲学上的唯心论,只承认心,不承认物,所谓“于心执有,于物执无。”释尊说:“以攀缘心为自性,执生死妄想,认为真实者”。至于唯物论者,恰恰和唯心论者相反,所谓“于物执有,于心执无。”释尊说:“颠倒行事,误物为己,轮回是中,自取流转者。”这就是佛教哲学对这两种现象的批评。
因为空是永恒的,不生不灭的,而物质与意识是“空”的两种属性,因此,意识与物质从本体上来说均是不生不灭的。但意识与物质从现象上来说,均遵从“缘起缘灭”的因果法则。认为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均处于运动与变化之中(诸行无常),是互相影响,互相关联的。但物质世界和意识世界的各种现象(可称为法)都不是一种实际的存在(诸法无我)。佛教哲学包含缘起性空律、缘起缘灭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本质与现象、原因与结果等范畴。
佛教哲学认为,我们人类为了区分不同的事物,就给出了各种各样的概念,如世界、宇宙、时间、空间、物质、意识等等,这些概念都是由人安立的,都不是绝对的存在(即所谓的客观实在)。这些不同的事物(或不同的概念)之间都是有联系的,遵守“缘起缘灭”的规律。
佛教哲学所说的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世”是时间,时间像流水一样,处于不断的迁流延续中,从过去到现在,又从现在到未来,所以时间的存在形式可分为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而“界”是方位的界定,表示空间的范畴。
佛法中所说的世界,我国古人称为宇宙,宇为空间,宙为时间,因此,宇宙与世界本质上是同义的。爱因斯坦相对论以前,人们总认为时间与空间是相互独立的,但现在,人们知道,时间与空间是相互依存的,这在佛教哲学中早就明确。
佛教哲学对物质的起源与结构也有很多的描述。《楞严经》卷三,佛说:“汝(指阿难尊者)观地性,粗为大地,细为微尘,至邻虚尘,析彼极微,色边际相,七分所成。更析邻虚,即实空性。阿难,若此邻虚,析成虚空,当知虚空出生色相……”佛把物质分成微尘,再细分变成“邻虚尘”,这是很小、接近虚无的尘。它的结构是“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佛是告诉我们,物质状态的细小邻虚尘,再分下去就变成同时含有物质与虚空性质的东西,最后就是虚空而已。
也就是由虚空产生有色相的半实半空的东西,然后再生出物质。佛在说法的时候科学上还没有原子、分子、质子、中子、电子、夸克等名词,所以他只有以“邻虚尘”“色边际相”等名词来表示。佛的表示方法在当时实在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他对物质组成的说法到今天才被科学逐渐证实。
近代科学研究的结果,知道物质可由大往小不断细分,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中子与电子组成……一路分析下去,目前最基本的物质组成单位是轻子(Lepton)与光子,以及组成强子(Hadron)的夸克(Quark),还有这些基本粒子的反粒子。这些轻子、光子与夸克的重要性质有:静止质量、电量与自旋量(SPIN)及空间大小。轻子包括电子、微中子及渺子(Muon),目前尚不知其体积有多大,也不知其内部有什么结构,但有微小的静止质量与自旋量,有些带有电量,有些则呈中性。
在佛教哲学看来,自旋量是动的能量,与佛家所说的“火大”有关。佛家认为物质世界的组成要素是地、水、火、风四大,“地大”表坚固之性,“水大”表湿性,“火大”表暖性、能量,“风大”表移动性。若再加上“无碍”的“空大”则称“五大”,五大是“非情”世界组成的要素,若再包括“认知”作用的“识大”则成“六大”,六大是有情与非情世界组成之要素。体积大小并没有坚、湿、暖、动之性,故体积只是虚空的性质而已。
质量有“质碍”性质,应属地大,至于另一个重要性质是电量。所有分子、原子皆不离电量,但电量看不出属于哪一大。电子在科学上观察,它有自旋、质量与电量,因此,它具有火、地、空三大及电荷。而光子没有质量,也没有电量,故只有火大、空大而已。
目前科学界对物质的定义似乎是取决于“地大”,也就是要在静止时有质量才算。若如此,那么光子及夸克就不是物质,而只是虚空的一些特有性质而已。科学家把空间的性质以体积、自旋等来表示。目前已发现在质子与氘原子之间就有200多种不同静止质量与自旋量的小粒子存在,而在轻子与质子之间亦有多种介子(Meson)存在,这些不同粒子在佛教看来,就是各种“色边际相”,含有不同份量的虚空性质所成。
在《楞严经》中,佛并未详列目前科学上找到的各种粒子,只是列举一种“色边际相,七分所成”作为说明而已。科学家以自旋,体积、能量、质量等来表示粒子的性质,而佛家则以地、水、火、风、空的性质来说明,似乎这两者有一致性。皆可说明物质与虚空的特质。目前科学家尚不知夸克、微中子等的来源是什么,但佛早就告诉我们,它们来自虚空,一切色相皆虚空所出,而佛更进一步指出,虚空由“自性”所生。自性是无法用目前我们所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的,凡可言说皆非自性。
对于物质世界的描述,佛教哲学中还有两句非常著名的话“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见《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这已由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得到了很好的证明。物质就是佛经所说的色,由物质可变为非物质的能量,那就是物质的本体的空。物质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是色即是空,那么非物质的能量变为物质就是空即是色了。
现在英国科学界已有确实的证明,能量可以变为物质,但从哪一种能量变为哪一种物质,用哪一种方法步骤,却是到现在还不得而知。将来或者可能从日光(光是能量形式之一)造出粮食、衣服和人人所喜欢的黄金。或者利用长江的水力,甚至地球自转的能力,或地球对于日球的位能,都没有不可能的理由。
理解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就知道,一切物质都是可以从空无所有处随缘变现的。这个缘是什么?按照佛教哲学,它就是众生的心识。佛教哲学把有意识的生命称为“有情”,如人、狗、各种动物等皆是,佛教认为其组成要素:除地、水、火、风、空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识”,即有知觉与认知的功用。
这些有知觉的(活的)识也是源于自性,由于作用不同可分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及阿赖耶共八识,由于有前六识(即眼、耳、鼻、舌、身、意),人才能有看、听、嗅、味、触、知的功用。有“末那识”,人的生命才有动的感觉。有阿赖耶识,人的一切身心活动才有记录之处,人(及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的作为(称为“业”)就存在阿赖耶识中轮回转世,人的潜意识就是末那识与阿赖耶识所造成的。
在《增一阿含经》卷十二三宝品中,“世尊告诸比丘:有三因缘识来受胎,云何为三,于是,母有欲意,父母共集一处与共止宿,然若复外识应来报,便不成胎……”这段话说明受胎要有“识”前来参与才可。佛教称这种前来参与受胎的识叫“中阴身”,这种神识是非物质的众生,它有生灭、有我相、有形体,其特性会随时间或作为而改变,因此,中阴身还不是自性。
佛教讲的自性是无处不在,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无分别、无形相、不生不灭、不可被知但可被“悟”。因此,自性与神识的涵义不同,佛教认为凡所有相皆虚妄,虚妄则会变。即所有可以感知的物质世界都是虚妄,是一种相对的存在,而不是所谓“绝对的客观存在”,都是会变化的。但我们必须认识到,物质的毁灭只是现象灭,不是本体灭,因为就在物质毁灭的同时,能量产生了。一灭一生,只是转变,因此灭不是真的灭,生不是真的生。
生命的流转也是如此,身体的物质转化为其它物质和能量,心识也处于不断地迁流变化之中,如果它再与另一身体结合,就又可以轮回转世。因为物质能够转变为非物质的能量,所以它决不能有固定不变的本体,同时也不能说它没有本体。因此,佛说物质的本体是空,那空并不等于无,乃是说本体不可以言语文字来描述,它可以自由灵活地应付一切的转变,不受任何限制、损坏和污染,但不能被第六意识(即人们的思想意识)所认识,只能用智慧来观察。因此,这个本体并不是像哲学家康德所说的“不可知”,而是可知的。但要达到转识成智的人才能可知。
佛教哲学认为时间和空间的幻象组成宇宙,有情生命和无情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二者圆融一体,相互依存,协调统一。精神境界的不同又可以分有情界为三界,即欲界、色界和无色界。三界群生依附于以须弥山为中心的小世界中,周围有八山、八海环绕,而形成须弥世界。
宇宙系由无数个上述小世界所构成,一千个小世界称为一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称为一中千世界,一千个中千世界为一大千世界,合称为三千大千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是一佛的化境,宇宙由无数个佛的化境,因此,它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现代的天文学已证明,佛教中所说的小世界相当于我们所说的太阳系,每一小世界就是一个太阳系,一小千世界就是一千个太阳系,一中千世界就是一百万个太阳系,一大千世界就是十亿个太阳系。
每一个世界是依因缘而生,不是常一不变,而是受“成、住、坏、空”四大基本规律支配运行。成即宇宙的生成阶段,住即宇宙保持旺盛的阶段,坏是宇宙进入衰减的阶段,空是宇宙毁灭的阶段。宇宙之间万事万物都要经历从生成到衰减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时间观,佛教用“劫波”来表示。
至于生命在地球上最早的出现,佛学相信是由变化而来,下至单细胞的生物,上至人类,都是一样。实际上,那也是出于他们的业报所致,既然先由共同的业力,感成了一个地球,岂能不来接受地球生活的果报?一旦在地球世界的业报受完,又将往生应往的他方世界中去。又由于不共业的理由,虽然同样生在地球世界,品类的高下,也就不同,下至昆虫,上至人类,人类之中,贫富贵贱,上智下愚,也有千差万别。
事实上,共业,也是不共业的分类,比如地球众生的共业与他方世界众生的共业相比,便成了不共业;同样的,不共业,也是共业的分类,比如非洲的黑种人与亚洲的黄种人,是由不共业所感,但因彼此都是地球世界的人类,所以仍由共业所感。以此类推,同在一个国家的人民,也有千差万别,乃至同在一个家庭,兄弟姊妹,也各有各的性格,各有各的成就,各有各的生活感受。这就是佛学对于宇宙生命的起源及其存在的看法。
佛教哲学认为,人的感觉器官有六根(即眼睛、耳朵、鼻子、舌头、身体及大脑六种肉体器官),各根有自己的“识”,称为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在空间上,根与识是一起的,传导神经属意识范畴,这些识主司见、闻、嗅、尝、触与知的功能,其中以第六识(即意识)最重要,它综合判别前五识传过来的信息。
佛学认为,人除了由这六识的能力外,经过修行还可以开发出第七识(末那识)和第八识(阿赖耶识)以及转识成智。转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为成所作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佛陀就是具足四智的人。
例如:眼识传来一个红色的圆型东西,而耳识同时传来尖锐的断续声音,意识就判断这是警示灯。但意识怎么会有警示灯这个名词,原来在第六识的记录上(佛学称此为名色)早就有了,而这些名色是复杂的小念头所组成的,这些小念头(佛学称为业识种子)是存在仓库中,这个仓库佛学称为第八识或阿赖耶识,而把仓库中的小业识种子取出变成大的名色念头是第七识的作用。
佛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动皆会有记录,这些记录变成业识种子存在第八识中,肉体死亡时,这些记录随着心识(包括所有八个识)轮回转世而不灭亡,心识会随着其自身条件的不同而投生到其相应的去处,这种自然的动力亦类似一种力量,称为业力。佛学是以八个识来说明所有有情众生之一切现象,前六识配合肉体之六根以从事见闻觉知的功能,作为和外界沟通的工具。而第七识是“动”的主宰,是“生”的意志表现,没有动念就没有生命。它控制人的体温、心跳、呼吸等(经由意根),而第八识职司储存,因此才有因果、业障,才会有森罗万象的显现,唯识论所谓“万法唯识”,此识即指第八识而言。
佛教哲学认为,宇宙形态的变化,生命过程的流转,都是由于众生所造的“业力”的结果。业力是指有情众生(动物)使每一桩或善或恶的行为,像各种颜色一样,陆续不断地薰染到生命的主体──识田中去,再从识田之中,等待外缘的诱导而萌芽生长,正像播种子在泥土中,等待日光、空气、水的诱导而萌芽生长,这在佛学中称为业力的现行。业的造作是业力现行的因,业力的现行,是业所造的结果,所谓“善恶到头终有报”,就是这个意思的说明。
业,有个人单独造作,也有与他人共同造作的;有的虽然单独造作,但也可以和他人相同,有的虽然与他人共同造作,但也各有轻重不同。因此,业的种类,从大体上说,分为“共业”及“不共业”的两大类。由于共业,所以感得同样的业报;地球,便是由于地球世界的众生──过去、现在、未来的无数众生的共业所感,而有各类不同的共业,所以也感得各种不同的世界,太空之中,宇宙之间,有着无数无量的世界,它们的成因,都是由于各类不同的无数众生,所造各类不同的共业而成。
至于那些无人的星球,乃至那些没有生物存在的星球,虽不是众生活动的舞台,但却也是为了众生活动的舞台而存在;宇宙之间,万事万物,没有一种现象没有其存在的理由。比如,太阳上不可能有生物,但如没有太阳的话,地球上的生物也将无法生存;虽然尚有许多的事物,目前还无法用科学的观点证明其存在的理由,但在佛学的解释,一切都是由于众生的业力所感,那就是它们存在的理由。
佛陀在世时,对世界的解释已形成九十六家学说,可谓众说纷纭,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六十二家,称为“六十二见”,这“六十二见”可以归纳为三种:宿命论、神佑论、偶然论。佛教哲学认为,无论是宿命论、神佑论还是偶然论,都只是从一个角度出发来观察世界,带有很大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因而它们对于世界的认识都是不究竟的。现在的量子力学解释本质上就是偶然论。
事实上,任何事物的发生和发展都有内在的联系,也就是它所产生的原因和由此带来的结果,两者包含了世上一切事物(有情世界和器世界)的信息。这就是佛教哲学的因果律,佛教哲学认为,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但是,我们人类,如果只依据前六识,则不可能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由于不了解因果的规律,不了解偶然背后的必然,因而对世界和人生充满困惑。如要完全认识宇宙的因果律,必须要努力修行,开发出人人本具的如来智慧。
4 、基于佛教哲学来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
大家知道,因果律是佛教哲学的基础,不光物质世界应该遵守因果律,就是单纯的精神世界以及由物质与精神联合构成的有情众生世界也应该完全遵守因果律。那么用佛教哲学是否能帮助爱因斯坦来解释量子力学中观察到的现象呢?本节就是作这样的探讨。
按照佛教哲学,凡是所有可以感知的物质现象,皆是由于众生的业力(也可以称为心识力)所感,大至天体宇宙,小至微观量子。对于每一个物体(如某个星球或某粒粒子),它均受到众生心识的作用力以及周围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该物体在这些力的共同作用下产生运动。牛顿运动定理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等就是揭示了在一定条件下宏观物体的运动规律。
对于宏观的物体,众生是如此之多,单个个人的业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因此,众生业力的合力被合成到了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之中了,这样,似乎不用业力的概念也得到了很好的运动规律。而对于量子微观世界,其本身的形成就是个别或少量几个心识所感。它受到的力也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周围物体对它的作用力(包括玻尔所说的测量仪器的作用力),还有一部分是一个或几个测量者心识作用其上的力。由于没有经过修行的人,其心识力是不可控制的,有随机的特性,因而,量子的运动相应也有随机的特点。
一个原子的模型本质上就像一个宇宙模型一样,电子围绕原子核运行就像行星绕恒星运转一样,其稳定轨道是离散的,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会吸收或释放能量。控制电子变轨的力主要来自于心识的力。而心识的力瞬间可以是很大的,因此,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的速度完全可以超过光速的,但这在目前的技术上还无法观测。因此,这就是为什么在哥本哈根解释中要说量子的行为只能观察到起点和终点而无法观察到它在两点之间的运行过程的原因。
事实上,现在没有观测到并不表示今后不能观测到,没有观测到中间的运动过程也并不表示量子的运动就违背了连续性,这些结论都是推论的结果。有关心识可以超光速运行在佛经中有很多例子。这在佛经中称为神通,即修行到转识成智的人最多可以具有六大神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尽通。
关于波-粒二象性,按照佛教哲学,聚合成粒子或发散成能量状态均是由于心识的作用。如果心识的聚合力够强,一部分的能量就聚合成以粒子的面貌出现,并按照粒子的运行规律运行,这就是粒子性。如果把聚合成粒子的聚合力撤销,则原来的粒子又转化成能量,它就以波的形式运动,这就是波动性。因此,波-粒二象性在佛教哲学中很容易解释。顺便提一下,依据佛教哲学,具有特殊功能的“上帝粒子”应该是不存在的。因此,如果也要参与引言中所提到的打赌的话,则本文作者选择站在霍金一边。
至于超光速概念出现以后就会有所谓的“因果佯谬”,即逆时通讯的问题,这在佛教哲学中认为完全是可能的。成就大智慧的人可以知道他的过去世,也可以知道他的未来世。佛陀在多部佛经中告诉他自己或别人的过去世,也告诉过别人的未来世,这在佛经中称为授记。很多授记已被历史所证实。
近来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也有采用“催眠术”回忆前世的研究,可以看作是对因果佯谬问题的部分回答。因此,依据佛教哲学,所谓的客观实在性以及定域性均是一种相对正确的概念,这种概念在相对论适用的范围内还是一种比较好的假设,它比牛顿力学所用的假设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它们还不是宇宙的真相。
因此,我们依据佛教哲学就可以对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作出判别了。爱因斯坦深信因果律是正确的,他认为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不圆满是由于在量子理论的表述形式中少了一种实质性的成分的看法也是正确的。但他由于受到两个约束:
(1)坚持所谓的“客观实在”;
(2)坚持定域性假设,
使他局限在物质世界的范围内找原因,故而找不到这个心识力,以致于在与玻尔的争论中输给了玻尔。而对于玻尔来说,他关于微观世界不遵守因果律的观点是错误的,但玻尔采用概率论来处理不确定性的方法是对的,因而,他的量子力学取得了相当程度的成功。但他的量子力学事实上只能预报统计规律而不能预报单个量子的瞬时行为。
事实上,牛顿力学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能够预报宏观物体的力学行为,本质上也是一种应用概率论的结果,只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而已。他们正好找到了一种表达式,把众生心识力的合力转化到物体间的作用力上了。
依据佛教哲学对量子现象的这种解释,从形式上来说,它是自圆其说的,既说明了微观世界也是遵守因果律的,也不与现有的宏观世界的理论发生矛盾,而且还指明了超光速是可能的,不存在所谓的因果佯谬。但现在剩下的问题就是要回答心识力究竟是怎么回事?如何测量?如何控制?按照佛教哲学,只有通过修戒定慧三学,打开自己本身具有的最圆满的智慧,才能真正地控制自己的心识行为。对于一般的人,心识的行为是混沌的。对于这样的一种说法,过去搞自然科学研究的人几乎没有尝试过。鉴于佛教哲学中已有如此多的预报与现代科学的发现相符合,本文作者认为,不妨一试。
依据以上佛教哲学对量子现象的解释,我们也可以再来审视一下文献中报道的其他几位当代顶级物理学家的哲学观点,我把他们简要归纳在表2之中,最右一列是基于佛教哲学的评论。从中间一列的主要观点中可以看出,尽管他们均是当代顶级物理学家,其看法还是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很荒谬的。很多人自己也处于矛盾之中,不能给出一个自圆其说的完整理论。
表2 主要量子力学科学家的哲学观点及基于佛教哲学的评论
科学家
主要哲学观点
基于佛教哲学的评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1)在量子理论的表述形式中少了一种实质性的成分;没有这一成分,我们关于原子范围内物质的描述,就会不可避免地保持其固有的不确定性,因而玻尔对量子理论的解释是不完全的。
(2)坚持有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实在,毕生都致力于探索客观实在世界的运行规律。
对于造成不确定性原因的猜测是正确的,但这种成分是意识而不是物质。由于爱因斯坦是唯物论者,他局限在物质范围内寻找,这是他在辩论中输给玻尔的主要原因。
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宏观宇宙世界由于受众生的共业作用,单个或少数人的作用不能改变,故建立的相对论似乎与意识无关。而微观世界中的粒子主要是单个或少数人的心识所感,此时再不考虑心识的影响就不能给出圆满解释。
尼•玻尔
(1)任何一种基本量子现象只有在其被检测器放大的不可逆作用(如盖革计数器的一响,或照相底片颗粒变黑)终止之后才是一种现象。
(2)如果我们谈论实在,它总是在具体实验安排范围之内;你必须精确地先说明你打算测什么,以及怎样进行测量,然后才能说到什么东西在进行着。
(3)“外在”世界的存在不是自身独立的,而是无法摆脱地与我们对它的感知纠缠在一起。
(4)我们没有权利谈论光子从入射点至记录点的整个运行期间在干什么。
(5)不确定性和模糊性是量子世界所固有的,而不仅是我们对于它的不完全感知的结果。
(6)量子理论的互补性描述是一种客观描述,而且是唯一可能的客观描述。
依据测量结果来决定是否存在,这是一种非常狭隘的定义。要获得测量结果必须先有测量者,但对于到底先有测量者还是先有被测量的对象的问题,玻尔们没有回答;我们与外在世界是如何纠缠在一起的,玻尔们认为这是没有办法知道的。由此原因,他们纯粹从数学上引入一个波函数来处理测量结果中的不确定性。事实上是唯心论和不可知论的结合。
这是一种典型的不可知论,从根本上放弃了对量子现象的真正说明。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我们认同约翰•贝尔的评论:“实际上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在放弃说明的想法上是相当自傲的。他们以仅处理现象而自豪,他们拒绝考察现象背后,把这视为是人们为了与自然达成协议所不得不付出的代价”。
阿莱恩•阿斯派克特
(1)他用实验证明了爱因斯坦定域性概念是错误的,也证明了贝尔不等式不成立。但他坚持朴素的实在论,相信偶然论。因此,他认为他的试验结果支持了玻尔的量子力学解释而不是证明超光速信号的存在。
(2)他承认他的实验只能推翻以爱因斯坦定域性概念为基础的隐变量理论;但对玻姆的非定域性隐变量理论不能排除。
受他自己的哲学思想的影响,很有可能他对试验结果的解释搞错了。基于佛教哲学,超光速的信号是可以存在的。
如果采用非定域性概念来重新解释试验结果,也许不一定要放弃因果律。
约翰•贝尔
(1)他基于两个假设:(a)客观实在性,即外部世界
的实在性与我们是否观察无关;(b)定域性或可分割性,即没有超光速传递的信号;导出了贝尔不等式:在这两种条件下,不可能存在隐变量。
(2)对于精神在物理世界中是否有基本作用既不相信也不否认。因此,他既不支持爱因斯坦的决定论,也不支持玻尔的非决定论。他认为,魏格纳把精神引入物理世界是一个值得探究的思想,但会存在很大困难。
(3)“当我查看量子力学时,我见到它是一个脏的理论。你在书本中发现的量子力学表述形式涉及到把世界分割成一个观察者和一个被观察者,却没有告知你在什么地方分界。”
(4)他自己宁愿保持客观实在性观念,但不反对对“客观实在性”进行讨论,他愿意放弃定域性概念。他相信量子理论仅是一个暂时的权宜之计,因为它没有真正地说明事物。
(5)他强烈反对多宇宙解释,认为这是一个极其古怪的绕过困难的方法。
现在的量子力学理论就是基于贝尔不等式来排除一切的隐变量的存在,而在佛教哲学中,这两个假设均有可能不满足。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是完全建立在这两个假设之上的。
对“精神在物理世界中是否有基本作用”持开放态度。
对于量子力学的评价基本上与爱因斯坦同。
他保持“客观实在性”的观念妨碍他自己在量子理论中作出更大的贡献,但对量子理论的评价符合佛教哲学的理念。
多宇宙解释也不符合佛教哲学的理念。
尤金•魏格纳
把非物质的精神概念引入物理世界,让其在物理世界中占据突出地位。他认为,从量子现象到知识或意义的跃迁依赖于有意识的观察者的存在.
他的思想与佛教哲学的理念最为接近。
约翰•惠勒
他坚决拥护玻尔的量子理论,认同“任何一种量子现象只有在其被记录之后才是一种现象”。他认为量子理论的互补性描述是唯一合理性描述。
基于佛教哲学,任何强调“唯一”的就是不理性的。
鲁多尔夫•佩尔斯
(1)他确信爱-玻争论中,玻尔是对的,爱因斯坦则错了。他认为,玻尔的量子力学解释是唯一解释。
(2)当被问到“由观察者来决定被观察的外部世界是否存在”必然会导致“精神在物理世界中起某种基本作用”时,他认为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问题,但他不赞成把精神的概念引入量子理论,而是赞同量子力学中用波函数或系统函数来处理的方法。
(3)他认为,用物理学来描述人(或任何其他生物)的全部功能(包括他的知识及其意识)是站不住脚的。
(4)他坚持定域性概念,即不相信有超光速传递信号。
这一观点也是非理性的。
回避问题的方式,即回避实质性的说明而改用概率函数一揽子处理。
部分不可知论。
佛教哲学中没有定域性概念的约束,也没有所谓的因果佯谬。佛教哲学明确认为,意识可以逆时通讯,人可以看到自己的前世记录。
大卫•多奇
他赞成量子力学的多宇宙解释。
经典力学在解释宏观宇宙现象时没有遇到太大困难,但在解释微观世界时遇到了困难,故而建立了量子力学。现在一部分人把量子力学当作普遍真理,要用它去解释宇宙现象,又遇到了困难,故而提出了多宇宙的概念。这是一种把适用范围扩大化的错误。
约翰•泰勒
(1)他只考察统计学而不关心任何单个事件。他认为世界不允许我们描述在单个系统中正在发生着什么。他接受不确定性原理。
(2)他认为用确定但不可控制的或隐蔽的量去替代不确定的量子力学观察量的任何企图都注定要失败。
(3)他认为古代东方神秘主义(包括佛教哲学在内)在量子理论中完全没有价值。
(4)想象定域性不成立,是绝对不可能的。
(5)他觉得多宇宙解释是稀奇古怪的,不是令人满意的。
作为一个统计学家,他只考察统计学而不关心任何单个事件的详细行为是可以的。对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概率统计学是一个很实用的工具。但他认为世界不允许我们描述在单个系统中正在发生着什么就有点走过头了。没有研究就没有发言权。对于东方哲学的评价也是如此。
认识上的局限性和哲学上的极端性所导出的结论。
赞同他的看法。
大卫•玻姆
(1)他认为,物质的实在是暧昧不清和不可指明的。但精神是实在的,在人与人之间,精神有巨大的效应。但他认为,人类精神对原子没有影响。
(2)他用隐序的概念来解释波-粒二象性,量子既能拓展成一个似波的实体,又可拓展成一个似粒子的实体。全息是隐序的一个例子。
(3)他完全准备好了放弃定域性,他认为这是一个任意性假设。他认为相对论也是一种近似,恰如牛顿力学是对相对论的一种近似一样。
(4)他认为,现在的量子力学只是一种能使你预言种种统计结果的计算方法,但是,它没有说明。他预言将来某个时候肯定会做出一些实际实验来暴露量子力学现在解释的种种弱点来。
(5)他不能理解在现代物理学中为什么如此强调要把观察放在首位。他认为观察是第二位的事务。第一位的应该是哲学思考。任何基本的新实验都是从哲学问题产生的。科学应该源于思想的洞见,然后才做实验加以证明。
似乎更偏向于唯心主义的看法。最后一句的结论没有给出理由。
用隐序的概念与用波函数的概念有点类似,这是他的理论没有被大家公认的主要原因。
赞同他的看法。
赞同他的看法。
赞同他的看法。
巴席尔•海利
(1)“当我考察量子力学时,我发现它是完全违反直觉观念的。我们只有一种处方:有一个被假设是描述系统态的波函数,然后有一个运用于这个波函数上的算符,以及我们可以从中算出我们得到某种预示的实验数据来。但是,这无助于我们理解(比方说)双缝试验。当电子穿过缝时,准确地说它在干什么呢?它是穿过一个缝还是穿过两个缝?”
(2)他不同意在现阶段把精神引入物理学之中。
问题提得比较好,但他与玻姆一起提出的非定域量子势理论没能让人觉得比现在的量子力学解释更科学,因而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
不同意是基于习惯性的思维,他没有给出为什么不能把精神引入物理学之中的科学理由。他属于封闭性思维的科学家。
5 、总结和讨论
爱因斯坦与玻尔关于量子力学现象解释的争论,实际上是两个不同哲学流派的争论,爱因斯坦坚持唯物论的世界观和可知论的认识观,而玻尔则采用唯心论的世界观并坚持不可知论的认识观。依据佛教哲学,这两派均走了极端,因此,其观点中均有不正确的地方。
依据佛教哲学,因果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意识世界,无论是宏观还是微观,莫不如此。本文通过采用佛教哲学的思想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认为在理论上是能自圆其说的。而且通过这一解释,也给现代科学提出了几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1)所谓的“客观实在”其实是没有的,所有可以感知的“存在”都是相对的;
(2)所谓的“客观测量”其实是没有的,所有可以进行的“测量”都是主观的;
(3)意识与物质一样也是不生不灭的,生命现象中应该有三世轮回;
(4)物质和意识均可以超光速运行的,因果佯谬是不存在的,可以逆时通讯;
(5)所谓的“上帝粒子”是不存在的。
目前在宏观物质世界,因果律已被大家公认,所有的自然科学数学模型均是以此为基础。但对于生命科学的研究,因果律还没有被大家确认,因而对于很多生命现象的解释,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自圆其说的理论。本文作者相信,如想圆满地解释各种生命现象,也必须以因果律为基础,必须采用“心识不生不灭”这样一个公理。
爱因斯坦在生命的最后十年,对不同的哲学和宗教也作了一些研究,他曾表示很欣赏佛教,他曾说道:“佛教具有未来世界宗教可能期待的特点: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避免了教条和神学,它包涵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同时它作为有机的整体植根于对自然和精神世界所有事物的经验,以此为宗教信仰的灵感。”
遗憾的是,爱因斯坦没有早一点掌握佛教哲学的根本思想,没有扫除他早年在建立相对论时所形成的认识论上的局限性,否则,他在与玻尔的辩论中可能不会输给玻尔。更为重要的是,佛教哲学有可能助他在统一理论研究中实现突破。根据佛教哲学的观点,任何物体上作用的力应该包括周围物体的作用力和宇宙众生的心识力。对于一些宏观的宇宙现象如银河整体移动、黑洞、巨风、洪水、地震等均可以用基于佛教哲学的统一理论来解释。
哲学被公认为是科学之母,从量子力学的争论中也可以看出,哲学思想对科学家的研究工作是如何的重要。佛教哲学的本意不是为了搞科学研究,但它提出的一套独特的认识论以及采用这一认识论所获得的一些观察结果与现代科学有如此多的吻合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本文作者认为,佛教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突破现代前沿科学的一些瓶颈问题可能有意想不到的作用。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作者:崔维成
- 【上一篇】:从量子物理学中悟道
- 【下一篇】:佛教对诗歌的艺术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