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线推荐阅读 我常常寻思,把茶喝光,与把书翻烂,或者有同理之处。何以见得呢?
夫子学易,韦编三绝,作"十翼"以垂世,犹希望多活几年,能于易学更为专精。春秋时候,书籍一般书写在简帛上。帛很贵,故一般用简,简就是竹片,新竹有汁,容易折断、生虫,所以要在火上烤干后才能用,称为"汗"青,或者"杀"青。一支简,大约50到55厘米长,能写三四十字,写好后,用素丝串连起来,称为"卷"。有专家统计,《易经》有24437字,要抄815简,重约8.15公斤。这本《易经》,若要捧读,须先练武功,举哑铃,要不就只能摊在几上看。总之春秋时候收藏一本书不容易,制作费力,书写费力,全是限量版,搞坏了,必定心痛得不得了。然而要学知识,做学问,还是得经常翻看,不能珍为拱璧,束之高阁。
夫好茶亦然:要看产地,看年份;杀青,焙火,制作繁琐,然后能够买到,还要看缘分,靠关系,价格自然也不菲。所以到手之后,本能地就要罐藏起来,还秘不示人,发誓除非有天大的理由,才能泡一次。然而学泡茶,自然要有茶泡。或曰,用次一点的茶来学习就是。然也。但我更觉得,基本练习可以这样,若要进阶,还是需要泡好茶。原因有二:若无好茶,则不知好茶味;泡好茶,更能敛摄心神,全神贯注。况于我的本性而言,家中有一种好茶,我是实在抵不过魂牵梦萦,要去泡它的。
有些茶是"绝版",喝光了,就没有了,永远也没有了。这固然不免让人惋惜,然而细想起来,这难道不是一期一会的本意么?又或者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吧。
或又曰:当你茶艺精进后,难道不后悔当初把好茶泡没了?到时你还能泡得更好呢!
诚哉斯言,诚哉斯言。然而我想,到时候,还是有好茶的,不是此茶,便是彼茶;千年前有好茶,千年后也有好茶,茶虽不同,其好一也。倘彼时果真再无好茶了,那这一手泡茶的技艺,也毫无意义了,且再找别的什么来泡吧。
孔子倘不读书,而只是藏书,则他终归只是藏书家,而不是思想家了。
- 【上一篇】:茶马古道:古代茶叶的传播路线
- 【下一篇】:茶与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