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与佛教文化虽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却源远流长,息息相关。饮茶不但有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够修身养性,净化心灵,“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佛教在漫长的发展历史中对茶的利用、发展与传播以及茶文化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1、历史名茶与佛教
佛教最初由西域传入我国,到东汉明帝时才正式流传,几乎与茶树的广泛栽培同时;佛教盛于唐,又与饮茶习俗遍及中国几乎同步,这不是偶然的巧合。高山密林,云雾缭绕,是僧侣建庙和茶树生长的环境,茶与佛教基于各自的理由一同扎根于高山,因而首先利用茶叶的大都是寺庙的僧人,据四川地方志记载:西汉甘露普慧禅师吴理真结庐于四川蒙山,在五峰中的上青峰,亲手栽了七株茶树,饮之能治百病,有仙茶之称。这是我国僧侣植茶的最早记载。
安徽青阳县西南的九华山,方圆百里,有90座风格各异的山峰,唐代有寺庙870座,僧尼云集,为四大佛山之一。唐至德二年(757)就种集了本地的“茗地源茶”和印度“梗空简者”茶树。宋出产的茶叶有“天台云雾”和“九华龙芽”。
庐山,东汉时期梵宫寺院300多座,僧侣数千,名僧慧远住在北山30余年,讲佛和茶。唐代庐山茶已享盛名,今日“庐山云雾”仍饮誉中外。
南岳衡山,山上寺庙林立,半山广济寺、铁佛寺、湘南寺、福严寺、上封寺等,早在唐代就出产茶叶,纳为贡茶。今日“南岳云雾”就产于此地;“沩山毛尖”产地宁乡沩山,主峰毗庐峰高耸云天,风光秀丽,寺盛时有僧尼千余人。解放后,有人从寺内佛肚里取出茶叶15kg。
浙江普陀山自唐代始逐渐成为佛教圣地,山中僧侣所制茶叶称为佛茶。当时朝廷规定各寺院庵堂负有管理茶山和采制贡茶的职责。现今享有盛名的西湖龙井茶,就是南北朝寺人谢灵运在天竺翻译佛经时,从佛教天台宗的发源地天台山带来的。江苏洞庭山碧螺春茶,是为洞庭山水月僧所植,又称“水月茶”。
另外,黄山松谷庵、吊桥庵、山谷寺所产的黄山毛峰,武夷山天心观所产的大红袍及徽州松罗庵的松萝茶,云南大理的感通茶,天台山的罗汉供茶,雁荡山的毛峰以及我省岳阳君山寺的“君山茶”,长沙岳麓山道林寺茶,都是出于寺院的名茶。
2、茶禅一味
佛教中禅宗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不委不倚,聚思悟道,通常坐禅长达数日,久坐困乏,因而能够清心醒脑的茶叶便应运而生,据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唐)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不寐,又不餐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竟至‘唯茶是求’的地步。”曾有古代诗人咏道:“江南风致说僧家,石上清泉竹里茶;法藏名僧知更好,香烟茶荤满袈裟。”饮茶不仅可以提神醒脑,破解寂枯,而且和茶道倡导的内心平静、意念集中、修身养性的精神不谋而合。于是佛门弟子争相饮茶,并以茶供佛,以茶示礼,以茶结善缘,把禅宗哲学思想融入宗教茶事之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佛门茶道文化。
河北赵州观音寺从谂大师,人称“赵州古佛”,他嗜茶成癖,说话间常说:“吃茶去”,传说有僧到赵州,从谂大师问新近曾到此间么?曰曾到。师曰:“吃茶去”。又问僧,僧曰不曾到。师曰:“吃茶去”。后院主问曰:“为什么曾到也云吃茶去,不曾到也云吃茶去?”师召院主,主应诺,师曰:“吃茶去”。后人认为“吃茶去”是禅林法语,意为:只要吃茶,就能参禅悟道。此说流传极广,直到国外也在佛寺、茶肆书写“吃茶去”三字,又叫“赵州法语”。
佛教饮茶很讲究,寺院内设有“茶堂”,是禅僧讨论教义、招待施主和品茶之处,法堂内的“茶鼓”是召集僧众所击之鼓。寺院有“茶头”,负责煮饭献茶,寺院前有数名“施茶僧施给茶水。佛寺里的茶叶称作“寺院茶”,寺院茶按照佛教规则还有不少名目:每日在佛前、灵前供奉茶汤,称为“奠茶”;按照受戒年限的先后饮茶称为“普茶”;化缘乞食的茶称为“化茶”;而僧人最初吸取民间方法将茶叶、香料、果料同桂姜等一起煮饮则称为“茶酥”。
在佛教《百丈清规》日用规范里曾说:“茶汤之礼乃丛林重要行事,不得慢易仓遑,列队时不得缺席”。又说:“若有茶,就座不得垂衣,不得聚头笑语,不得支手揖人,不得包藏茶末”。可见喝茶规矩很多,也是修行的一部分,坐禅时,每坐完一柱香就要下座饮茶,以提神益思,利于开悟,早上起床时,禅僧要先饮茶再礼佛,饭后也是先饮茶再做佛事,因此,一般禅者一天喝几十碗茶是很普通的。
随着饮茶之风的兴起,许多饮茶大师出身于寺院。被誉为“茶圣”、“茶仙”、祀为“茶神”的唐代陆羽,三岁那年被智积禅师收养,智积禅师颇有种茶、制茶、煮茶、品茶知识,在他的熏陶下,陆羽经过努力钻研,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唐代著名诗僧皎然善烹茶,写下许多有名的茶诗,他的《饮茶歌消崖石使君》诗云:“一饮涤昏寐,情思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他把酒贬得如此之低,把茶说得神乎其神,虽不免有失偏颇,却不难看出僧与茶的密切关系。
3、茶道精神与佛教
3.1中国茶道
中国茶道在唐代形成与佛教在唐代的发展密切相关,茶道在《茶经》中已初具端倪,陆羽在《茶经》“六之饮”中提出了“茶有九难”,在这里,一切茶事活动,造茶、选茶、炙茶、煮茶、饮茶、乃至茶器茶具,煎茶之水,煮茶之火,无一不求精,求工,讲究分寸,讲究适度,一丝不能乱,一步不能错,内心要平静,意念要集中,动作要谐调,而饮茶人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陶冶情操,平和心境,达到自我节制,自我修养,精行俭德的境地。特别是其中第九难:“夏兴冬废非饮也”,明确地指出:饮茶不仅是人的饮食需要,而且是超出物质生活之上的一种精神需求,一种文化享受,一种高雅情趣,一种理性意识,一种修身养性的自我修养过程。这便是后来人们常说的“茶道”和“茶道精神”。
茶道包括两个方面内容:其一是煮茶品饮之道,即煮茶品饮的技术与规范。其二是思想内涵,即通过煮茶和品饮活动,陶冶情操,修身养性,把思想升华到富有哲理的境界。
中国茶道是中国茶文化的主体,它追求清、静、和、虚,要求心无杂念,专心静虑,心地纯和,忘却自我,这些茶道精神体现了佛家思想。我国历代皇帝多善茶道,梁武帝首创吃素,提倡茶饮;宋徽宗精通茶道,御撰《大观茶论》,他说:“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把茶文化的意蕴描述得十分精湛。我国著名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近年来提出了“廉、美、和、敬”的中国茶德,赋于中国茶道新的思想内涵。
3.2日本茶道
隋文帝开皇年间,中国茶已随佛教传入日本。宋朝在华留学的和尚荣西、道远、圆尔等自中国学禅返国后,很快把茶和禅在日本推广开来。15世纪初,高僧村田珠光(1423~1502)创造了日本茶道的最初形式。16世纪,高僧千利休把这种茶道和禅宗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新茶道——草庵寺,提出“和、敬、清、寂”为茶道的根本精神。把喝茶与佛教的禅宗思想结合,认为喝茶本身不仅是味觉功能,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体现,是一种心灵的修炼。透过缓慢严谨的茶道功夫,人的心灵得到近乎脱俗的安宁,达到无我的境界。此时可以说无论贵贱贫富,当他进入茶室都可以享受心灵的平等和自由。
茶道与佛教是相通的,在茶室里,各种职业、各种心情、各种性格的人毫无差别地聚于一堂,没有竞争,没有比较,一切世俗的患得患失皆作烟云消散,一切人为羁绊也完全松懈;人们表情柔和,细心专注地做每一个细小的动作,让心有片刻的宁静,来烧水泡茶,品茗闻香;当你用心、用生命去做这些杂事小事,那么,你的感受就会改变,原来普通之中,蕴含着人生无上的价值,平凡生活,能体验到生命的喜悦。正如丰臣秀吉所言:“触至深处,方知为茶道。”这正是佛教的境界。
4、茶的传播与佛教
自从茶与佛教结缘,茶的发展与佛教就表现为相辅相依的关系。南北朝时期,佛教大兴,提倡坐禅,饮茶可以驱除睡魔,利于清心修行,于是饮茶之风日益普及。盛唐时期,贞观之治,世所称述,名德辈出,佛法日隆。长于佛门的陆羽一生致力于茶事研究,所著的《茶经》标志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和迅急兴起,“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茶开始从寺院和宫庭走向平常百姓家。隋唐时期,中国茶随佛教传入日本。据记载,公元729年,日本天皇曾给在宫中诵经的百名僧侣赐粉茶。公元805年,日本高僧最澄赴我国浙江天台山国清寺学习佛教,返日时带走茶叶茶种,开辟了日吉茶园;公元806年,空海法师也来华学佛,带回茶籽,开创了日本的种茶史,公元1168年与1196年,日本荣西禅师两次入宋,前后在华达寺24年之久,不仅通晓中国茶道茶艺,更得悟禅宗茶道之理。回国后,全面传播在中国所学的制茶和饮茶技艺,并著《吃茶养生记》一书,在日本广泛流传,进而逐步形成日本独特的茶道,荣西也被尊为日本的“茶祖”。日本的茶道可以说是中国唐宋茶文化与日本传统文化相结合发展而成的。